传统企业借力O2O触摸“互联网+”
总理在今年两会期间提及了“互联网+“和线上线下互动消费后,在各地政府的催促下越来越多的传统企业开始切实动员了起来。不过,不少传统企业的负责人私下抱怨,他们做了几十年的线下业务,到现在虽然增长放缓,但依然称得上实力雄厚;突然间他们成为了“互联网+”概念里面的被加的对象,地位的转换让他们心里不好受。
O2O究竟是“互联网+”还是“+互联网”?这是一个十分值得讨论的问题,互联网背景和传统背景的人对这个问题有着截然不同的回答。这个争论,可以细分为以下几个方面:话语权问题、主角问题、对互联网作用的认知、对未来消费方式的判断。
在话语权方面,显然互联网人占据了绝对优势。无论是“互联网+”还是O2O,都是互联网人首先提出;并且,由于传播话语权由传统媒体向新媒体转移,互联网新媒体更多关注互联网企业的变革,自然而然地导致O2O被解读成了“互联网+传统产业”而不是“传统产业+互联网”。政经密切结合的中国,大部分传统企业低调背后有一定“原罪”的因素,而互联网公司相对阳光,在宣传上更大胆,也更容易掌握话语权。
但对于O2O主角的认知,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倾向于传统企业。总理提“互联网+”而不是“+互联网”,不会是忽略传统企业的作用,应该更多是希望用互联网这种先进的生产力来倒逼传统产业革新发展。如果说2012年到2013年,O2O的实践者还主要是互联网创业公司,2014年以后传统企业已经开始走向了O2O的舞台中央,2015年这个趋势将更加明显。
传统企业正是对于这一点有足够自信,所以它们往往又低估了互联网的作用。大部分传统企业,仅仅把互联网定位成“先进的工具”,认为和它们此前用ERP和CRM提升信息化水平没有什么两样。所以,很多传统企业虽然用上了先进的工具,但转型并不顺利。
传统企业的最大危机,在于新一代消费者更加依赖线上做决策,甚至相比线下更信任线上。传统企业几十年甚至上百年建立起的品牌,无法在新一代消费者中形成认知,失去未来也就在所难免。无论是互联网人还是传统企业的人,都认同线下不可或缺。所以,线下大多数传统企业,它们做O2O或是“互联网+”,不应该天天盯着阿里、腾讯、百度、京东这些互联网巨头,而要更关注和对比线下出现的一大批具有互联网思维的新型品牌和商家。
“互联网+”承认了互联网人对O2O宣传上的话语权,但未来O2O的主角依然会是传统企业。企业想要涉足O2O服务,制作一个基于O2O+网络营销的企业网站平台则显得尤为重要。一如耐思尼克建站宝盒所提供的建站解决方案,可帮助企业轻松、快速、低成本的制作基于PC商城+手机站+微站的全网营销网络平台,利用系统免费提供的网站seo和推广服务,集合大数据分析和B2B平台,利用“互联网+”风口快速成长将十分便利。